大红袍板栗原产于江苏沭阳,在安徽广德等地也有广泛种植。其果树高大壮实,栗苞呈椭圆形,果实紫红色且有光泽,平均果重18 - 22克,肉性糯,风味独特,营养丰富,含淀粉51 - 60%,蛋白质5.7 - 10.7%,脂肪2 - 7.4%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成熟。不过,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种植条件会使成熟时间略有差异,有的地方8月下旬到9月上旬也可能成熟。
优缺点
优点:果实粒大,外观美观,色泽鲜艳;产量高而稳定,抗逆性强,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好,耐贮藏。另外,它口感好,生吃甘甜爽脆,风干后甜脆可口,蒸熟吃甜糯。
缺点:与一些适合炒食的板栗品种相比,大红袍板栗肉质粳性,更适于菜用,炒食风味可能稍逊一筹。此外,其果实较大,在一些山区运输过程中可能相对容易受损。
与迁西板栗的区别
产地:大红袍板栗主要产于江苏沭阳、安徽广德等地;迁西板栗产于河北迁西。
果实外观:大红袍板栗果实大,平均果重18 - 22克,紫红色有光泽;迁西板栗果实较小,颜色多为红褐色或黑褐色,底座相对较小。
口感风味:大红袍板栗肉性糯,适合做菜;迁西板栗肉质细腻,香甜可口,以其皮薄易脱、果肉甘甜著称,更适合炒食。
产量和生长特性:大红袍板栗树体高大,产量高且稳定;迁西板栗适应性强,耐寒性突出,在当地的山地环境中生长良好,产量也较为可观,但具体产量因种植管理等因素有所不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