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什拜羊是由裕民县著名爱国人士巴什拜·乔拉克培育出来的。在1919年至1949年期间,巴什拜从本地哈萨克羊中不断选择部分优秀个体,在裕民县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,让其与野生盘羊杂交,经长期选种选配,逐代培育形成了肉用型地方优良品种——巴什拜羊。
巴什拜羊体质结实、适应性广、耐寒、耐粗饲、产肉性能高、脂臀较小、增膘快、毛质好、肉品品质好。2007年,裕民县获评“中国巴什拜羊之乡”;2020年,巴什拜羊成功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。
塔城巴什拜羊是一种中国肉脂兼用粗毛型绵羊地方品种,具有以下特点:
品质特性
体质结实、适应性广、耐寒、耐粗饲、产肉性能高、脂臀较小、增膘快、毛质好、肉品品质好。羔羊肉肌肉纤维细嫩、胆固醇含量低、味道鲜美,4至4.5月龄羔羊胴体重为18千克、屠宰率为56%、胴体骨肉比为1∶4、净肉率为45%,居中国首位,是适合生产羔羊肉的肉用羊品种。
生物学特征
毛色以红棕为主,头大小适中且下垂,母羊多数无角,头顶部的毛较长,公羊大都有角,个别有四个角,角呈棱形;颈中等长,胸宽而深,鬐甲和十字部平宽,背平直;腿长而结实,蹄小而坚实,肢势端正;肌肉发育良好,股部肌肉丰满,沉积在尾根周围的脂肪呈方圆形,下缘中部有一浅纵沟,将其分为对称的两半,外面覆盖着短而密的毛,内侧无毛;母羊的乳房发育良好。
产毛性能
被毛以棕红色为主,褐、白色次之。产毛量大于其他粗毛羊品种,每年春秋各剪一次毛,绒毛含量大,有髓毛较细,含少量干死毛,被毛光泽好。成年公羊年产毛1.63-1.89千克,成年母羊年产毛1.23-1.27千克。
产肉性能:羔羊从初生到120日龄的哺乳期间,公羔平均日增重为275-344克,母羔平均日增重为250-338克。该品种属脂臀型粗毛绵羊,具有适应性强、抗病力强、产肉性能好(4-5月龄羔羊胴体重可达18千克,屠宰率高达56%,骨肉比可达1∶4)等优点。
产乳性能
乳房及乳头发育良好,产奶量稳定,但由于其生性较野,不易捕捉,所以一般不挤奶,全部让羔羊吸吮。
繁殖特性
性成熟年龄为5-6月龄,公、母羊初配年龄为18个月,一般利用年限为5年。配种方式主要为人工授精,发情期主要集中在11月,发情周期平均15天,通常在11月上旬配种,翌年4月产仔,怀孕期平均为150.6天,产羔率为103%。羔羊出生重为4.60-4.7千克,断奶体重可达33.65-41.91千克,哺乳期日增重达250-344克,羔羊成活率(断奶后)为98%。
塔城巴什拜羊由裕民县著名爱国人士巴什拜·乔拉克培育而成。他从本地哈萨克羊中选择优秀个体,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,与野生盘羊杂交,经长期选种选配,逐代培育出了巴什拜羊。
塔城地区裕民县高度重视巴什拜羊产业发展,把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。当地通过发挥专家技术优势、组建种羊繁育中心、与高校合作等方式加大优良品种培育力度;通过“农户+公司”的运营方式,推进规模化、科学化养殖,实现了畜牧业增效、农牧民增收。如今,巴什拜羊产业不断壮大,巴什拜羔羊肉已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山东等地,并出口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。2007年,裕民县获评“中国巴什拜羊之乡”;2020年,巴什拜羊成功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;2015年,塔城巴什拜羊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裕民县地处祖国西北部,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,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。这里拥有适宜畜牧业发展的理想自然基础,其气候特点为平原地区夏季较炎热、冬季寒冷,山区冬暖夏凉,且迎风坡降水丰沛。同时,该地区有众多河流,河流总径流量较大,为巴什拜羊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。
总的来说,塔城巴什拜羊是新疆优良品种之一,因其诸多优点而深受欢迎,成为了当地农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径。